欢迎您进入奇赫礼品官网 www.chicche.cn 021-59753835 加入收藏|在线留言|AMERICAN 官网|青雅钟表官网

热门关键词:首饰盒   雪茄盒   手表盒   打火机   烟灰缸   挂钟   办公用品   

奇赫礼品服务热线

021-59753835

电话:021-59752842

手机:186-2139-7189

邮箱:rain@chicche.cn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业辉路222弄156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奇赫礼品公众号

文化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资讯 » 文化资讯
烟斗与烟草的趣味编年史(下)
添加日期:2019/11/25    访问 1246 次   

1630年,英国政治家波登当众谴责烟草是瘟疫、是地狱,并且诅咒烟草是毁灭身体和灵魂的东西。

1634年,俄国沙皇凯撒颁发禁止贩卖和吸食烟草的惩罚令:第一次违犯者罚以鞭挞,再犯者处死,嗅鼻烟者割鼻子;希腊的教堂禁止吸食烟草者进入。

1635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处建筑据称因吸烟导致火灾,故颁布了一道严厉的禁烟令:凡吸烟者,杀无赦。一个月后,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100名烟民因吸烟而被处决,其后每月处决一批。禁烟4年,处死者近万人。但烟民却有增无减,当局无可奈何,禁烟令遂取消。

同年,瑞士开始捕捉吸烟者,并处以罚款。

法国国王限制烟草售给药商,随后仅仅限用于医生处方。

1637年,因路易八世酷爱鼻烟,法国禁烟令全部取消。

同年,明思宗颁布禁烟令并规定:凡私种者或售于外人者,均斩首示众。

1638年,鉴于烟草入境,致使银元外流,明崇祯皇帝下令禁止。

1639年,明崇祯认为"烟草非土产、耗财货",下令大禁之。并颁布了严厉的禁烟令,规定“嗜烟者死”。

1641年,清太宗废除了禁烟令。在以后数年中,种烟、吸烟之风风靡全国。

1643年,方以智著《物理小识》一书指出:“咽草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殁。”《高要县志》有这样的记载,燃吸这种“妖草”,未有不殒身者,愚民相率服习,如蛾扑火,诚不可不严也。

1647年,波斯王沙阿巴斯二世嗜好烟草,遂废除一切禁烟法。

1650年,吸咽之风在英国流行。美国康涅狄格州法律规定,小于21岁的人不准吸烟,违者法办。

到了1650年,伦敦已经有了120个技艺纯熟的烟斗制造者,在布里斯托尔有17个。英国人使烟斗流行并且是第一个开放买卖陶土烟斗的国家;在荷兰豪达(Gouda)也开始买卖烟斗,而且一直维持到19世纪初。

1650年在德国的乌尔姆(Ulm)—一个因烟斗制造而出名的城市。第一个木制烟斗出现,制作材料主要是胡桃木和其他树种,如橡树、山毛榉、榆树和黄杨木,外面用铁皮包裹,以免烫手。几个世纪以来,已经有许多材料被成功地用于制作烟斗;从中东的水烟斗,到用橡胶树的枝干;从黑铜、象牙和黑檀,到密苏里的玉米芯、土耳其的海泡石,跨越大西洋,中国也已经利用多种材料做成了烟斗、水烟斗。

1651年,波斯国法律规定,犯吸烟罪的人,被处以食骆驼粪,后似乎因烟友之肠胃得到了强化,改为灌铅水。



公元1660年以后,经过多年对殖民地的掠夺,英国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有钱有闲了,催生着英国烟斗制造商开始设计生产较为复杂华丽的烟斗。首先出现的是陶制的长烟斗(Churchwarden),随后出现了各种特殊造型及不同材质的烟斗。18世纪开始,人们采用银、陶瓷、玉、玛瑙等材质制作烟斗。这个时期的烟斗制作技术十分优良,烟斗十分奢华美观,但大部分的烟斗都不是很实用,直到海泡石(Meerschaum)的出现,才使烟斗的制作更进一步完善。

1662年,法国传教士莫特说,在澳门有的葡萄牙传教士把鼻烟、烟叶、鼻烟盒作为珍贵礼物馈赠给中国人。

1664年,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因边讲课边吸烟,被查理二世处以停职处分。

1666年,伦敦发生大瘟疫,烟草被当作预防药品,学生必须带烟上课,教师教他们如何吸食,使用不当还得受罚。同年,英国报纸竞相刊载烟草广告。

1679年9月,奥地利的维也纳鼠疫猖獗,当时目睹该情况的著名奥地利宫廷传教士阿伯拉罕在他专著中写道:“我惊奇地注意到,一种被称为'士兵们的食物"的东西,即烟草,能预防瘟疫。

维也纳的市民们把烟草浸泡在酒里,一小时后加入柠檬汁,喝了以后能预防瘟疫。

1691年,沈李龙撰《食物本草会纂》一书,称烟草“用以代酒,刻不能少,终身不厌”,但“多食则大气熏灼,耗血损年,人不自沉耳”。

1698年3月2日,俄国彼得大帝在伦敦和英商签订了进口一万桶烟草的贸易合同。在彼得大帝的倡导下,俄国流行起抽烟的习俗。由于抽烟易酿成火灾,很快又流行起吸鼻烟。

1700年,俄彼得大帝酷爱吸烟,把禁烟法令全部撤销,为增加国库收入而鼓励人们吸烟。

大约在1710年,欧洲开始出现瓷器烟斗。十几年之后,海泡石被发现,德国人称之为“海的泡沫”,可以在上面进行复杂的雕刻,方便熟练的工匠雕刻很多美丽的花纹,将简单的烟斗-变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海泡石是一种白色,质轻的矿石(主要产地在土耳其),材质细腻光洁,原先只是用来雕刻成饰品。在18世纪中期,巴黎的工匠开始采用海泡石来制造烟斗,他们以精湛的技艺,雕刻出各种造型的烟斗,当时一支海泡石烟斗的价格高达50英镑以上(相当于现在的几万人民币)。随后,英国的烟斗制造商采用较简单的技术,制作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海泡石烟斗,以降低成本。

在19世纪,维也纳的工匠居于海泡石雕刻烟斗的领导地位。有位作家描述说:“19世纪时,维也纳人可以在海泡石上雕刻出各种奇特的烟斗作品:爪子、阿拉伯人头、戴幅的仕女、拿破仑肖像、骷髅头等,有时他们会为烟斗雕像刻出更复杂的背景,例如神话中的乔治与龙,莉达与天鹅。

1718年,清康熙帝不但自己戒掉了吸烟的习惯,还劝戒大臣们戒烟,甚至下旨全国,禁止军民和官吏吸烟。当时有诗记其事:“碧碗痧浆激艳开,肆筵先已戒深怀。瑶池宴罢云屏散,不许人间烟火来”。

1723年,英国牛津地区举办吸烟竞赛,不论男女,凡不停吸烟三磅者。赏以12先令奖金,结果一老砖瓦匠胜出。

1733年,英国政府公布烟草法案,加强烟草贸易与管理。此时烟草已成为英国政府的经济支柱。

1752年,清乾隆十六年,再次颁布禁烟令,民间不许种烟,商贾不得贩卖,违者与通敌同罪。

1776年,当纽约陷入英国人之手时,华盛顿发布了一项呼吁援助其军队的告示:如果你不能寄钱来,那就寄烟草来吧。华盛顿虽说不是一个始终不渝的吸烟者,却是一位带头种烟草者和烟草出口商。

1783年,德国汉堡首次出现雪茄烟。

1799年,土耳其士兵用包弹药废弃的纸来卷烟叶,当作卷烟燃吸。

 

1816年11月9日,拿破仑午餐时突然病倒,他对臣仆说:“我必须用吸闻鼻烟来减轻我的痛苦!

1821年,是公认的石楠木烟斗的诞生期,据说一位法国海泡石烟斗工厂的老板,到拿破仑的故乡科西嘉旅行时,不慎将心爱的海泡石烟斗弄坏了,于是他请当地的木匠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石楠根去复制一支烟斗,供其临时使用,结果意外地发现了石楠根的独特品质。它质地坚硬而且耐热,无疑是制造烟斗的好材料。于是,他采购了一大批石楠根回来,运到法国圣克劳德(Sa1ntClaude)去制造烟斗。圣克劳德是一个位于朱拉山脉(Jura)的小城,靠近日内瓦,那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工匠。

1825年,瑞士化学家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烟碱,即尼古丁。

烟斗作为消费烟草的主要方法,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期间遭受到卷烟的冲击,卷烟快速流行到了西部。

1853年,古巴人苏西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卷烟机。其制作卷烟的方法是先将卷烟纸预制成空管,再将烟丝填充到纸管内制成卷烟。这种卷烟机的生产量是每分钟六十支左右。由于这种卷烟成型的方法像灌香肠,因此也称“香肠式卷烟机”。

1856年,法国圣克劳德的烟斗工厂开始使用石楠木来制造烟斗,由于其良好的耐热性。以及抽烟时没有异味从而不影响烟草本身的香味等特点,如今石楠木已经成为制造烟斗最主要的材料,而圣克劳德也成为石楠烟斗的发祥地。

185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同英、美等国签订协定,规定免征外国烟草的关税。

1860年,一批圣克劳德的工匠受邀前往伦敦,开启了英国石楠烟斗的制造业。

1880年,自从卷烟被手工卷制,其缓慢的手工制造过程无法满足当时的实际需求—一个娴熟的卷烟生产者平均每分钟只能生产四支卷烟,使得成品卷烟成为一种奢侈品,并越来|越流行。187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艾伦金特尔(Allan&Ginter)公司悬赏7.5万美金来发明可以卷烟的机器。年仅21岁的美国人詹姆斯·本萨克(James Bonsack)离开了学校花费所有时间来造这样的一台机器。1880年,他的第一台制造原型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了,他又重造了一台,并在1880年9月4日申请了专利,专利在次年被批准。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卷烟制造机器,可以在10小时内生产12万支卷烟,革新了卷烟产业。但是烟斗依然是烟草消费的王者,到1928年,烟斗制造的数量达到840万支,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圣克劳德地区的那些公司。



 

1901年,英国13家烟草公司联合成立帝国烟草公司。

19O2年,鸦片战争以后,卷烟首先在上海等开放口岸出现。到20世纪初,鸦片毒害为人们所公认,禁烟运动高涨,鸦片销售骤减,但是卷烟却成了殖民者攫取财物的另一个支柱,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据上海海关统计,殖民者19O2年卷烟的倾销额为200万两白银,到1910年猛增为170O万两。

1911年6月4日,上海成立了"劝戒纸烟会"(纸烟即现在所称的卷烟),并在街头和乡镇向群众宣传吸烟有害。

1917年,“南洋兄弟公司”在上海《申报》《新闻报》上刊登的广告说:“卷烟一物,无益于卫生,请君能不吸为最好,若必嗜之,则请用国货!”“不吸烟最可敬,若吸卷烟,请吸用国货!

1936年,美国全国的杂志开始登载全版广告,以健康要求为特色,以下广告语词为其高潮:“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吸骆驼牌卷烟”,骆驼牌卷烟成为首屈一指的卷烟。

同年,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长征中,嗜好烟草,片刻烟不离手的毛泽东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试图以树叶和干草代替烟草,但没有成功。据说毛泽东青年时代去京求学,因生活窘迫,三九天常靠吸烟和吃辣椒取暖。

1937年,中国文学家林语堂撰写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出版。书中谈到了自身经历的嗜烟乐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称烟草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烟草种植者可以延期征募入伍。

1945年,罗斯福在第三届总统任职期间,因严重脑溢血逝世。弥留之际,他右手拿着的骆驼牌卷烟还烟云袅袅,真可谓“悠悠卷烟送其终”。

1947年,这个年度最走红的一首歌是《吸烟!吸烟!吸烟!>,其中一句歌词是:“我吸了一辈子的烟,但是到现在还没死。

1948年,美国医学会刊称:“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更多的理由可说明吸烟能摆脱精神紧张的形成,故无须反对。

1953年,美国罗纳德·里根出现在杂志的广告里,他嘴里叼着一支卷烟说:“吸烟无不适感。”具有搞笑意味的是,同年,吸烟达50年之久的斯大林去世。对于斯大林,有人说他手的烟斗是他政治生涯中唯一不被猜疑的伴侣。

1954年,在一年一度的美国医学协会会议上,美国癌症研究会报告说,在男性吸烟者中癌症患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5%。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报告是在烟雾弥漫的房间里进行讨论的。

1957年,由美国癌症和心脏研究所,美国癌症研究会和美国心脏学会共同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并明确宣布:吸烟与肺癌有直接和因果关系。

同年,男影星亨弗莱·鲍嘉出演的电影中,经常有其吸烟的特写镜头,他的吸烟风度使卷烟成为硬汉的形象标签。亨弗莱·鲍嘉57岁时死于喉癌。

同年,日本首次生产出滤嘴卷烟,牌号为“HOPE”。

1962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内科学会发表“吸烟与健康”的报告,论及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从而拉开了吸烟与反吸烟论战的序幕。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属欧、美委员会通过决议:吸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场所吸烟。

同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埃费雷特·德克森在肺癌手术后不久死去。他在弥留之际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人把我的烟拿走了”。

1975年,瑞典研究人员发现烟草中的烟碱可以加强大脑的功能。

1976年,法国卫生部长西蒙纳推动反吸烟运动,结果使法国烟叶消耗量下降4.5%,国家税收也随之下降。

1977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内科学会将“吸烟与健康”改为“吸烟或健康”,并提出第三份报告。

同年,美国癌症学会发起确定每年1月21日为全美戒烟日,并组织活动。该日有四万人自动戒烟24小时,其中一部分人从此戒了烟。

1978年,中国第一批安全低害新混合型卷烟——“金键”、“长乐”、“中南海”等牌号卷烟投入生产。中南海卷烟是北京卷烟厂的早期产品,它源于毛泽东晚年对卷烟的嗜好。毛泽东主要吸食由北京卷烟厂生产的特制雪茄烟和一些纸烟。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与中南海警卫局商谈商标注册事宜,随着注册的成功,北京卷烟厂将当时为毛泽东主席提供的卷烟起名为“中南海”。商标在图案设计上保持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以大红底色并辅以金色,表现了中华民族喜庆、吉利的特点,特别是以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中南海”三字作为了商标。

同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要在1995年使十分之八的欧洲人成为不吸烟者。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发表关于将1980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确定为世界戒烟日的谈话,号召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要吸烟,还是要健康,任君选择”的活动。

同年,美国烟草学会主席柯尼盖认为,对吸烟的偏见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危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偏见比无知距真理更远”。

1984年,中共中央爱卫会、卫生部对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国人口的吸烟状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禁止使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为销售卷烟做广告同年,英国胸科心脏和心血管协会在伦敦召开会议,议题是:“我们会有安全吗?”吸烟与健康方面的著名专家麦肯塞回答这一挑战性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已经有了,而且我们能使它更加安全。

同年,葡萄牙政府法令规定,卷烟中的尼古丁含量要降低到最低限度。

美国颁布一项法令,该法令要求卷烟烟制造商上报政府在卷烟生产中所使用的成分;此法同时规定,凡政府官员将卷烟的成分公开,即属犯罪。

美国开展停止吸烟活动。烟草大王的孙子——31岁的派特里克·雷诺戒了烟,并卖掉了所有的烟草公司股票,之后,他成为美国肺部保健协会抵制吸烟运动的发言人。

1986年8月,颇具幽默感的药物型卷烟研讨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医药卫生和烟草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药物型卷烟的科学性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和学术交流,并印发了专刊。

同年,第36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戒烟的22项决定;许多国家号召人们不要吸烟,劝告戒烟,禁止烟草电视广告。

中国上海市确定每年4月15日为全市“劝阻吸烟日”。

美国卫生局医务主任埃费雷特·库普指出,不吸烟处于别人的烟雾中(被动吸烟)对健康极为有害。

1987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会做出一项决议:将每年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同年,环境与健康国际讨论会在东京召开,多数学者认为,根据现有的调查材料,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非吸烟者高5—8倍。还有人甚至认为,被动吸烟者比吸烟者受害更为严重,应引起重视。这一观点至今仍在一定范围被接受。